世界地球日
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,是一个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,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认识,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,通过绿色低碳生活,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。地球日由盖洛德·尼尔森和丹尼斯·海斯于1970年发起。现今,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,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,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。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,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。1970年4月22日,美国举行第一次地球日活动,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环保活动。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,主题是“众生的地球”
活动起源
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·尼尔森在美国各大学举行演讲会,筹划在次年的4月22日组织以反对越战为主题的校园运动,但是在1969年西雅图召开的筹备会议上,活动的组织者之一,哈佛大学法公司员工丹尼斯·海斯提出将运动定位在于全美国的,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草根运动。
活动意义
1970年4月22日的“地球日”活动,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活动。作为人类现代环保活动的开端,它推动了西方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。如美国就相继出台了清洁空气法、清洁水法和濒危动物保护法等法规;1970年的地球日还促成了美国国家环保局的成立,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的召开,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。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,国际性环境组织——绿色和平组织,地球日网络的创建,以及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增加,“地球日”都起了重要的作用。因此,“地球日”也就成为了全球性的活动。
活动影响
1990年4月22日这天,全世界有数亿人身穿蓝绿两色服装参加了“地球日”活动。他们为纪念“地球日”20周年,开展了捡拾废纸和塑料袋、严禁随地倒垃圾的活动。这些活动的目的是提醒人们重视保护地球环境,制止生态恶化,使每一位地球居民都为悍卫地球环境、改善地球环境作出贡献。身穿蓝绿两色服装是表示为捍卫地球环境而行动的决心。
创始人
“地球日之父”丹尼斯·海斯
历年主题
20世纪90年代以来,中国社会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举办“世界地球日”活动。最主要的活动是由中国地质学会、国土资源部组织的纪念活动。每年中国纪念“世界地球日”,都要确定一个主题。
2023年的世界地球日将是一个全球性的环保活动,旨在提高公众意识并推动环境可持续性。
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,在2023年面临着许多环境威胁。到2030年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(SDGs)的进程,已经严重滞后。比如,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,气候变化,空气污染,水资源紧缺,海洋生态系统失衡等



